首先,先謝謝陳巧倫記者的耐心訪問,以及她對戲劇治療的支持。
沒有她,我沒有機會把「戲劇治療」放上灣區最大的華語報紙;
沒有她,我沒有辦法讓「戲劇治療」接觸到這麼多的華語使用者。
沒有她,不會有越來越多人向我詢問什麼是戲劇治療,甚至是想要一起推廣心理健康。
第一則新聞報導 2/9/2013:
用演戲療心理 中文現場秀
主要是介紹我在LACC舉辦的一場免費戲劇治療體驗工作坊。
這是一場讓大家初步體驗戲劇治療的活動,歷時三小時,
總共有九位參與者,大多是台灣人少數來自大陸。
不只這場活動,所有戲劇治療的工作坊都是一樣:
參與者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機會並不多。
這不是一場座談會,也不是一場演講,
參與者是身體力行地去體驗和感受「戲劇治療」。
透過劇場遊戲、即興演出,參與者慢慢與自身的創造力與自發性連結,
接著是小團體分享,將剛剛的活動和自身經驗整合,進行反思,
最後鼓起勇氣讓團體見證自己的故事。
雖然節奏稍微緊湊,因為時間緣故,也無法做得太深入,
但相信現場的每一個人都帶了一些「改變」、一些「故事」回家。
戲劇治療並不是魔法,也不一顆神奇藥丸,
改變無法總是一瞬間就產生,因人而異,但即使只是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,也值得了。
第二則是灣區群像--個人專訪 2/24/2013:
昔日偶像劇演員 張家寧攻戲劇治療
說明了我目前為止為自己做的最大決定---放棄正在起飛的工作,來美國念書。
很謝謝記者幫我把這一個轉捩點做了一個漂亮的整理,
即使是一篇滿版的報導,總是覺得還有說不完的話,
與大師級的戲劇治療師比較,我還只是一個在戲劇治療領域努力學習的新人,
深怕自己表達得不夠精準跟完整。
但無論如何,這還是一個很棒的機會讓大家了解我的故事,了解戲劇治療。
後記:
在華人社區提倡心理健康,是一條很辛苦的路。
要消弭民眾對心理諮商的誤會和刻板印象;
要提倡照顧心理健康是一件值得被鼓勵的事;
要在面對許多拒絕之後,依然還保有熱情。
但我知道,還有許多人跟我一樣在這一塊努力著。
世界日報兩次訪問--featured by World Journal twice :)
Sunday, February 24, 2013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